第四届ICP-MS及其他无机质谱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研讨会圆满落幕

4月9日,为期两天的“第四届ICP-MS及其他无机质谱技术进展与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圆满落幕。此次研讨会由仪器信息网主办,邀请十多位专家共同探讨了ICP-MS及其他无机质谱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创新应用,吸引力近千位观众在线观看,并引起了直播间热烈的讨论。

武汉大学胡斌教授分享了基于ICP-MS技术,在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分析方法,如构建了集成化、阵列化微流控芯片样品前处理平台、ICP-MS单细胞分析方法等。厦门大学杭纬教授分享了激光质谱在元素分析中的应用,其具有无标样分析能力强,成像能力强,横向分辨可达微米级,深度分辨可达纳米级等优势。东北大学于永亮教授分享了生命体液中的砷形态分析方法与装置,将有助于评估某些金属/类金属的暴露以及研究其代谢和毒性。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实验测试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白金峰分享了等离子体质谱在勘查地球化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展望,如ICP-MS测定化探样品分析技术的标准化成都有待加强等。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技术支持梁少霞分享了化学高分辨ICP-MS技术特点,以及在检测过程中的优势。< br />< br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李玉锋研究员分享了靶标金属组学、非靶标金属组学、空间金属组学、单细胞/单颗粒金属组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土壤与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龚华详细分享了GB/T44343-2024的制定流程,利用ICP-MS可一次性分析多种元素的特性,大幅提高检测效率;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胡立刚分享了HPLC-ICP-MS和GE-ICP-MS联用技术在金属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原子光谱资深应用工程师闫哲分享了Agilent ICPMS/MS 8900 在新污染物分析等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并介绍了产品在智能化方面的进展。< br />< br />

西北核技术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质谱仪器与应用研发中心所长/研究员李志明介绍了磁质谱仪研制进展及应用,构建“测试仪器-分析技术-标准物质”三位一体、自主可控、创新研发的系统能力。四川大学教授刘睿分享了其在金属元素标记分析方法开发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二级)郭冬发分享了其自主研制的国产首台套MC-ICP-MS及其技术指标和应用实践等。

此次研讨会期间交流热烈、成果丰硕。未来,仪器信息网将继续致力于推动ICP-MS及其他无机质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科研工作者和仪器厂商搭建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




0
收藏
举报
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