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在数字化浪潮中固守阵地的柯达陷入经营困难,申请破产保护后,它一度淡出了公众视野。
不过,2016 年下半年开始,柯达开始了全方位“复活”计划。他们不仅频频发布新产品,比如在去年 10 月 CES 大会推出的照相手机 Kodak Ekra 和曾经停产的经典胶片 Ektachrome Film,还连续收购并建立了胶片电影制作实验室。现在,柯达开始进军艺术杂志界。
Ektachrome Film 曾经和阿波罗11号登陆过月球,还是众多著名摄影师的“御用胶片”。
这本新杂志叫做 KodaChrome,封面用了柯达的经典红黄配色,号称向“艺术、菲林和虚拟文化”爱好者限量发行,售价20 美元。
“(它)由柯达构思完成,但主题远不止柯达——写作、雕塑、音乐、图像,以及各种形式的志趣”,柯达说,“每一期,我们都会为你们带来来自全球的故事和对话,展示了我们对创作、工艺和灵感的迷恋”。
如它所针对的这群人,第一期 76 页的内容里,包含了对演员/导演 Chloe Sevigny 和电影制作人 Issac Julien 的采访特写,关于民谣、绘画、设计和艺术各一篇文章,还有一篇文章更像是柯达的自我剖白,《印刷已死:为什么独立杂志文化正在兴起》(“Print is Dead : why independent magazine culture is booming”)
目前为止,这本杂志邮寄范围限定在美国,而且它在开售 3 天内就宣告售罄。
但它的抢手程度并不能说明什么。的确,现如今社交媒体及众筹网站的存在让不少人得以凭借免费或相对便宜的方式出版杂志,找到读者和支持者。
独立发行的成功关键在于明确地选择主题。当下独立杂志们的跨度之广、专精程度之深往往是吸引人购买并收藏的原因。它们不会做一般时尚或室内杂志,而是转向了更专门的市场。比如包装纸公司 WRAP 就做了本插图杂志,Cat People 则是一本关于猫奴艺术家、设计师以及作家的访谈志。
杂志的物理属性意味着很多人不能放弃它们,就如同电话不能阻止人们面对面谈话、电视没有杀死剧院一样。公众很难失去对精美杂志的喜爱,而是将其视为收藏品。(转自:中国印刷)